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的讲话基本确立了“中国区块链发展纲领”:明确了坐标,指出了方向,提出了重点任务,点明了安全措施。在“中国区块链发展纲领”中,确立了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指明了“区块链 ”的战略,要发挥和利用区块链的融合特性,深入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区块链的落地应用以及发挥实效,等等。
本报就区块链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政治与经济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适时提出“中国区块链发展纲领”,将区块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纵观近些年区块链行业的发展现状,要想认真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按照“中国区块链发展纲领”的指引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需要我们“正本清源”,拨开笼罩在区块链技术周围的层层迷雾,厘清区块链技术本质,认清区块链发展现状与挑战,积极而理性地推进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抢占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国际竞争的又一战略制高点。
区块链本质
什么是区块链?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的学术论文以及标准组织给出过解答。简而言之,区块链是一种新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它采用加密、哈希和共识机制来保证网络中每个节点所记录的信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真实有效。
区块链与以往的技术相比,其核心特点归结有两点。一是“自治”。区块链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点对点)网络,不需要任何所谓的中心节点。此外,区块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各自独立地记录网络信息,按照自己的策略进行各种网络操作。这样,区块链就能够形成所谓的自治。二是“可信”。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保证网络中所有节点的信息是真实、可靠且同步的,任何试图篡改信息的做法都不能得逞。
区块链的“自治”是对目前互联网组织与体系架构的一种挑战。目前的互联网无疑已经被一些主流权力平台所垄断。谷歌通过算法推荐左右你所能阅读到的新闻。亚马逊通过算法定价来为你“量身定制”商品的价格。你的个人隐私以及社交信息则被脸书、推特和微信这样的社交网络平台牢牢捏在手中。在区块链拥护者看来,区块链的“自治性”可以扭转互联网乾坤,通过自己的数据自己做主,自主选择算法策略的方式,将互联网的权利交回用户手上,从而回归互联网的初心。
区块链的“可信”是对目前互联网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信任架构的一种挑战。以往的信任往往都会锚定到某个权威机构或者组织,通过层层传递的信任链,人类才能进行合约签订、商品交易等经济社会行为,甚至发行货币。这种信任模型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然而,基于区块链的信任模型不是基于所谓的权威机构,而是基于数学,基于整个区块链系统。区块链信任模型颠覆了传统的信任体系,从而为变革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关键基础。在区块链拥护者看来,区块链信任模型可以将互联网从信息时代推向价值和意义时代,可以从根本上创新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并开启人类信息文明的新纪元。
区块链发展现状
自2009年诞生至今,区块链技术在短短十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金融、供应链、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房地产、奢侈品以及食品药品追溯等行业领域小试牛刀。
从区块链平台的发展来看,目前已经有比特币、以太坊、eos、hyperledger等多个公共区块链开发与应用平台,它们为快速开发与部署区块链提供了一个方便与快捷的基础。在以太坊应用平台上,目前已经具有2667个应用(dapps),部署的智能合约数量超过4200个,每日活跃用户超过2.7万,已经构筑了一个强大的区块链分布式应用生态体系。
基于区块链的“自治”特性,区块链衍生出各类自主分布式管理属性,被广泛地应用到新组织结构管理、身份管理与隐私管理等领域。名噪一时的“thedao”通过区块链构建了一个网络上的分布式自治组织,它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筹集到来自1万多名用户价值1.5亿美元的资金,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个众筹项目。尽管由于一个安全漏洞导致“thedao”最终失败,然而它所开创的分布式组织模式仍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sovrin是一个自治身份(self- sovereignidentity)管理平台,它旨在不依赖任何中心机构的前提下,用户可以用一种安全隐私的方式提供可验证的身份凭证。通过sovrin,用户可以尽最大可能地保护自我隐私,实现“我的数据,我做主”。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特性,区块链在奢侈品销售、食品与药品追溯以及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大展拳脚。成立于2015年的英国公司everledger基于区块链技术,为每一颗钻石的身份以及交易信息提供一个不可篡改的账本记录,截至目前,它已经在区块链上上传了98万颗钻石的身份以及交易信息。法国巴黎的一家企业blockpharma,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药品追溯和防伪造,制药企业在发布产品信息和qr码的时候,嵌入到医药企业信息系统中的blockpharma模块便将相关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从而为每一个药物产品提供一个身份信息,并进行追踪。
此外,还有不少研究人员正在基于区块链探索未来网络基础设施的架构。通过区块链技术,使能未来网络中人、设备、服务的统一身份认证和管理,使能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可信通信,使能基于智能合约的多智能体实时交易,这些将成为融合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乃至卫星通信网络的下一代未来网络的核心与关键。
区块链面临的挑战
历经十载锤炼,区块链正在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要想真正发挥区块链的价值,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有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也有政策与法律方面的。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区块链的重重挑战中,最为关键的仍然与区块链的“自治”与“可信”特性相关。
要想真正实现区块链的“可信”,就必须做到整个网络的共识,而要在全网范围内达成共识势必影响到交易吞吐量。因此,这导致了区块链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可扩展性问题”。在区块链领域,一直都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不可能三角”,即在一个区块链系统中,可扩展性、无中心和安全性三者最多只能取其二。要想在一个区块链系统中完全获得这三种属性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三种属性又恰恰是一个理想的区块链系统所应具备的。因此,任何一个区块链系统的架构策略都会包含这三者的折衷与权衡。目前区块链的交易吞吐量都较低,比特币每10分钟打包一个区块,而以太坊每一秒也只能处理大概15笔交易。这个数据和淘宝每秒百万以上的交易吞吐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在确保可信的前提下,克服可扩展性问题的挑战对于区块链技术研究而言,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要想真正实现区块链的“可信”,区块链网络的规模必须足够大。一个规模不大的网络采用区块链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然而,从现状而言,许多组织和机构都在小规模范围内尝试使用区块链,导致区块链技术和平台多样化。在全球最大开源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有超过6500个活跃区块链项目,这些项目使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开发语言、不同的协议、共识机制和隐私保护方案。那么,要实现区块链的可信特性,就必然要将这些异构的区块链架接起来。这就导致了区块链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互操作性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饱受“信息孤岛、异构数据融合与异构协议互操作”之苦,不同区块链的跨链挑战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区块链的第三个大的挑战:监管问题。区块链技术诞生于一群称为“网络朋克”的无政府主义者之中。区块链最早、最成功的应用是比特币,而比特币的诞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带有“原罪”的。不可否认,比特币被广泛地应用在“暗网”中,被作为洗钱和非法交易的途径,也被作为资助恐怖分子和反叛者的工具。基于区块链的ico(首次代币发行,initialcoinoffering)被人恶意利用,成为金融欺诈的一个手段。从这个视角而言,在保持区块链的“自治”优势的前提下,融入现实世界的监管体系中是区块链取得广泛应用的必经之路。
深入了解区块链本质,我们会发现区块链确实有着变革互联网乃至人类社会的潜质。再深入分析,我们同样也会发现区块链要想真正发挥其潜能,亦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克服这些挑战,有待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创新,也有待于目前监管体系的主动变革与创新。如果我们理性而客观地厘清区块链本质,我们必定能让区块链推动网络创新,造福人类社会。
据《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