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在改革中焕发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国企改革攻坚纪实-15vip太阳集团官网

查看产业体系新闻 >

国企在改革中焕发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国企改革攻坚纪实

2017-08-11 来源:河南能源化工集团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记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大责任,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2016年7月,习近平对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作重要指示

国有企业要做强做优做大,归根结底要靠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把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放在推进关键性改革的第一位。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企改革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我省国企改革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历史包袱沉重等突出问题,把工业企业改革作为首场战役,以“三煤一钢”为突破口和主抓手,全面打响国企改革攻坚战。

省委书记谢伏瞻指出,要站在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战略高度,切实肩负起国企改革的责任和使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坚定不移地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我省国企改革“奔着问题去”,攻下改革路上的重重关隘,在部分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取得明显成效:三大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全部实现盈利,企业效益稳步回升;“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剥离省管企业办社会职能完成既定目标,走在全国前列;功能类、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上半年,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51.6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润53.5亿元,同比增利85.1亿元。

今年是我省国企改革全面发力的一年。国企改革已经到了闯关夺隘的关键时刻,攻下最难攻的“山头”、啃下最难啃的“骨头”,打赢了这场国企改革攻坚战,河南国有企业将实现华丽转身,充满活力和竞争力,驶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改革则活不改则亡

困境中重振经济脊梁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脊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

我省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基础设施、服务业三大领域,保障了全省87%的煤炭、84.3%的电力、30%的钢铁等能源原材料供给,是城市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2015年,在宏观经济环境面临诸多复杂因素、全球经济低迷不振的情况下,我省国有企业遇到了许多困难与挑战。

发展活力不够。2015年,全省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6.8%、利润下降89%,降幅分别高于全省工业企业13.4个、88.9个百分点,净利润不到0.3%,低于全省工业企业6.4个百分点。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额达315.9亿元。

转型动力不足。企业受制于产权单一无激励、治理行政化缺内力、监管太死怕出错的禁锢,形成制度固化、技术老化、竞争退化的局面;重简单扩产能、轻技术改造升级,技术工艺更新换代慢;个性化、高附加值产品少,赶不上市场的发展变化。

创新能力不强。国有企业在创新方面普遍存在缺动力、缺能力、缺经验、缺品牌的情况。2015年,全省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3.8%,而研发经费支出仅占2.85%。

总体来看,发展活力不够、转型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我省国企改革滞后的三大并发症。如果不能从根子上去除病灶,不仅企业自身举步维艰,而且难以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需要。

面对困境,河南国企改革已经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只剩下改革一条路。

河南三大国有重点煤炭集团,正面临一场巨大的挑战。

2016年1至4月份,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连续亏损,低迷的国际煤炭市场更令其雪上加霜。

怎么办?郑煤集团会议室里,领导班子的一场思想交锋在碰撞中形成共识:等不起、靠不住、要不来、熬不过的现实下,我们只有自己救自己。

亏损中艰难前行,步步都如履薄冰。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这家拥有24万名职工的大型企业,8年前通过政策性优势重组了“六大涉煤集团”,如今却饱受“臃肿虚胖”之苦。眼下,只有改变“虚胖”,实现“瘦身”发展,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据了解,我省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行业,“三煤一钢”的资产、营业收入分别占省管企业的52.2%、82.2%,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最为突出。

发展的难点在哪里,改革的突破口就在哪里。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亮着未来,也映鉴着过去。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不少人对郑煤机的印象是“全省的一颗定时炸弹”,资产负债率超过117%,职工工资拖欠8个月,职工10年的医药费无法报销……企业几近崩溃的边缘。

从昔日濒临破产到今朝行业龙头,郑煤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焦承尧颇有感触地说:“改革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一招。”

国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各方齐发力、打好总体战。

2016年6月21日,全省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省委、省政府瞄准病灶、猛药去疴,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一系列国企改革实施意见,被称为“1 n”。其中,“1”是指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意见》,“n”是以《意见》为引领涉及法人结构治理、国资监管、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混合所有制等各个改革核心问题的配套措施,两者共同发力,开启我省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在困境中重振河南经济脊梁。

首战告捷成效明显

转变中将向纵深推进

国企改革一直被称作“难啃的硬骨头”。省委、省政府奔着问题啃“硬骨”,把深化工业企业改革作为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的首场战役,以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勇气,破坚冰、闯难关,将硬骨头一块一块地啃下来。

“三煤一钢”在企业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是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如今这些企业在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混合所有制、法人治理结构、党建工作等改革核心领域,正发生着新的变化。

2017年3月2日,全省国企改革推进工作会议上,省长陈润儿对去年攻坚战打响以来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以“三煤一钢”为突破口和主抓手,国企改革全力推进,取得了改革试点效果、遏制了企业亏损势头、推动了国资监管转型、加强了国企党的领导,进展良好,成绩来之不易。

一系列数字彰显了我省工业企业改革实现首战告捷,取得明显成效。

企业效益稳步回升。安钢集团扭亏为盈,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去年四季度实现当季盈利,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大幅减亏。今年前两个月,3家省管煤炭企业全部实现盈利。

企业加快瘦身健体。省管工业企业精简法人单位64户,集团总部职能处室由过去的20多个普遍压缩到10个左右,管理层级压缩到3级左右。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取得重大进展。18户省管企业与地方接收单位签订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维修改造工程等已全面推开,截至今年6月底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提前超额完成化解过剩产能年度任务。全省关闭矿井100对、化解过剩产能2388万吨,安置职工5.8万人,提前超额完成与国家签订的目标任务,工作进度位列全国前茅,受到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的表彰奖励。

企业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三煤一钢”与建设银行签订了总额700亿元的债转股合作协议,省管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国企党建得到加强。全面推广安钢集团“四个三”党建工作法,把国企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省政府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李涛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省直各有关部门、改革工作组、改革指导组的协同配合,得益于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各国有企业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

国企改革具有重大牵引作用,事关河南经济未来。我省在持续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非工业企业改革,陆续出台非工业企业改革文件及相关细则,随着“四梁八柱”国企改革政策全部出台,我省深化国企改革进入实打实的“施工”阶段。

今年国企改革将向纵深推进,从工业企业改革转向全部企业改革、从重点发力转向全面发力、从启动攻坚转向全力攻坚。这三个“转变”意味着,国企改革最难攻的“山头”、最难啃的“骨头”还在今年。

一场深刻的国企改革浪潮正席卷而来,国企改革步伐迈向纵深,开始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

推进产权结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组织结构改革,优化整合企业资产;深化企业治理结构改革,促进企业高效运转。这三项改革是需要持续推进的中长期任务,着力破解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这是向纵深推进国企改革的“治本”之策。

完成50%以上“僵尸企业”的处置出清任务,全面完成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移交工作,完成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任务,完成省管企业负债率下降5个百分点的年度目标,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调整任务。这五项任务是阶段性改革任务,要不折不扣按照国家要求完成,这是向纵深推进国企改革的“治标”之举。

国企改革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筹谋划、标本兼治、协同推进。我省各级领导和企业负责人正以更大的勇气、更硬的举措、更实的作风,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

调整结构转型发展

改革中焕发企业活力

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去产能,为我省国企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上海、浙江、深圳等沿海地区和省内国有企业改革走过的道路,为我省国企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2017年6月4日至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肖亚庆率队来豫调研时强调,当前国企改革态势良好,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聚焦增强企业活力,发挥基层首创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动国企改革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河南国有企业的活力来自于化解产能。

煤炭、钢铁是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然而,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煤炭、钢铁需求大幅下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对此,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省管企业特别是“三煤一钢”解危脱困、转型升级和做强做优的根本举措。我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企改革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去产能。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到2018年,我省要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6254万吨。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三大国有重点煤炭集团的去产能占我省去产能任务总量的85.7%。2016年,省管煤炭企业关闭矿井75对,退出产能1860万吨,安置人员5.4万人。今年上半年,能源原材料行业去产能政策效应显现,因产能减少、库存短缺,工业品价格恢复性上涨,三大国有重点煤炭集团生产和效益均明显改善。初步预计,全省省管企业共实现盈利53.5亿元。8户工业企业盈利13.6亿元。其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盈利4.5亿元;平煤神马集团盈利4.6亿元;郑煤集团盈利3.8亿元。

河南国有企业的活力来自于结构调整。

平煤神马集团下属的帘子布发展有限公司,是集团对接整合煤焦、尼龙产业优势,进行结构调整的一块“试验田”。

“从原煤等低端产品一直延伸到高性能纤维、改性切片等高端产品,我们打通了全球最完整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铁山说。

冷轧项目是安钢近年来倾力打造的重要支撑项目,正在调试的1550酸轧联合机组投产后,将填补河南生产高端冷轧产品的空白。

“我们去掉中低档的、无效的产品生产,满足市场用户对中高端钢材产品的需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利剑说。

有的举步维艰,有的却长袖善舞。我省一些国有企业埋怨市场疲软,发愁产品过剩的同时,一些有高科技引领的国有企业在“供”与“求”的调整中,已率先走向价值链高端。

河南国有企业的活力来自于瘦身减负。

据统计,省管企业需要分离移交的“三供一业”等社会职能任务繁重,包括:供水有34.58万户、供电有39.19万户、供热有19.36万户、供气有3.42万户,企业办医疗机构100所,企业未实现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26.9万人。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企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政府和企业共同破解这一难题,就是要让广大职工认可、为企业“瘦身强体”。

永煤、神火两大集团为永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在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改革中,为解决永煤、神火两大集团的资金困难,永城市财政首批无偿支持5000万元,并投入2亿元利用投融资平台撬动银行资金为永煤集团融资。永城市市长李中华说:“支持国企改革既是政治账,也是良心账,没有企业发展哪有地方发展呢?”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企改革攻坚战的先行任务,自去年8月份省管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正式推开后,截至今年6月底,纳入全省计划的22个市县和18户省管企业已总体完成移交改造任务,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半时间完成,走在全国前列。

改革是动力,改革出活力,改革提升竞争力。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施工高峰期”“落实攻坚期”,我省将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各项任务“落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栾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