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6月6日获悉,今年以来,化工新材料公司通过实施化工板块“东引西进”和“1 4”产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批“创新型、战略型、引领型”化工新材料转型升级项目落地见效,着力实现产品质量由“低”向“高”、产品链由“黑”到“白”的深层次蜕变。
立足四大基地,“东引”有序铺开。集团公司先后与省内鹤壁、三门峡、商丘、濮阳等4个地市签订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利用现有四大化工园区和产业基础,联合地方政府将东部沿海高端化工企业以招商的方式“引”进来、“留”下来。化工新材料公司依托濮阳园区等企业,以乳酸、甲醇、乙二醇等基础产品为支撑,重点建设mma、聚乳酸等产品项目,转型发展为国内领先的低碳新材料生产基地。依托义马园区等企业,以甲醇、醋酸、bdo等产品为支撑,重点建设pbt系列产品、硫酸钙晶须等产品项目,转型发展为省内最大的高性能纤维材料生产基地。依托永城园区等企业,以甲醇、醋酸和乙二醇等产品为支撑,重点建设绿色电池新材料、醋酸酯、乙腈等产品项目,转型发展为国内大型绿色功能性新材料生产基地。依托鹤壁园区等企业,以甲醇、bdo等产品为支撑,重点建设聚甲醛、聚氨酯等产品项目,转型发展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新材料生产基地。以灵活机动、合作共赢为出发点,强力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美瑞新材料、国机集团、瑞柏化工等国内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合资合作共谋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目前,鹤壁园区30万吨/年聚甲醛、永城园区83万吨/年醋酸衍生物一期等转型升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十四五”期间,将在省内布局20余个高端新材料、绿色转型升级项目,每年可新增产值近千亿元,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营收占比将达到90%以上,形成千亿级产值的可降解塑料和功能性塑料产业集群。
抢抓产业政策,“西进”有序“落子”。化工新材料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河南省、集团公司党委产业援疆政策要求,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积极在省外布局,将省内部分乙二醇装置等通过“西进”的方式转移到煤炭、电力等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推动实现集聚、集约、集群式发展。推动在新疆哈密地区谋划建设千万吨级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努力打造煤电化一体化产业园区;与新疆拜城县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合资成立新疆拜城龙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谋划建设150万吨/年焦化、20万吨/年乙二醇、20万吨/年bdo等项目,利用西部地区优质资源建设高端煤化工项目。同时,大力整合内部优势人才技术资源,重组成立河南省大化电气仪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中开展化工装置规划—总包—托管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实现生产型企业向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成功转型,努力将“河南服务”叫响全球。2021年以来,技术服务平台公司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化工企业积极沟通、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增加“合伙人”,签署及拟在签合同10余个,合同金额数亿元,累计创收突破5000万元。
瞄准瘦身健体,“重整”有序推进。化工新材料公司积极主动引导产能落后、扭亏无望的困难企业重整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从根本上止住“出血点”。2021年以来,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先后对濮阳龙宇、安阳永金等13家资不抵债、无市场竞争优势、长期严重亏损的单位进行破产重整,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同时,集团公司强力实施化工“十六条”改革措施,对总部权力“瘦身”,对基层权责“健体”,放开搞活、分兵突围,逐步形成了以规章制度为纲、考核激励为轴的契约化管理模式,进而激活基层最小细胞“各显神通”。2021年,集团公司化工板块装置负荷率达97.1%,同比提升2.3%,运转率83.9%,同比提升6.5%,其中多项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今年以来,化工板块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1%。
下一步,化工新材料公司将加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提升能源转化效率。同时,进一步做好新能源和煤化工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耦合,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目标,锚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加快推进化工板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